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历史主动,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坚强决心,向国内国际释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强烈信号。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
心中有目标,脚下有方向。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确立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遭遇重重困难和阻力。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锚定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继续深化各领域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坚决破除妨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
拎衣要拎衣领子,牵牛要牵牛鼻子。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扭住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坚定不移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夯实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为其他各方面改革提供强大推动力。改革越是千头万绪,就越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牵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个“牛鼻子”,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完善支持全面创新、城乡融合发展等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和增强社会活力。在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还要聚焦全局性、战略性问题谋划改革举措,统筹好教育科技人才、政治、法治、文化、社会、生态、国家安全和党的建设领域的改革,实现纲举目张,以重点突破带动改革整体推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动力。”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改革创新最大的活力蕴藏在基层和群众中间。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要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不断把“问题清单”变成“惠民清单”,确保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给人民群众带来获得感。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问需、问计于民,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同人民一道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科学方法论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复杂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影响,每一项改革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既不能零敲碎打、单兵突进,也不能平均用力、“撒胡椒面”,必须善于运用系统思维、系统方法。要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实际成效上相得益彰。
(作者系省委党校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