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其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我们要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科学构建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场景,全面激发高校等创新主体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策源作用,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向更深层次迈进。
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内涵。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发展新质生产力,根本着力点在于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培育形成更高素质的劳动者队伍,聚集更高科技含量的劳动资源,拓展更为广泛的劳动对象,各要素之间形成更为紧密、更加高效的组织系统,最终实现生产力更高质量的提升。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准确把握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和特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要坚持创新驱动的主导作用。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通过原创性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重大突破,通过高水平科研创新成果在产业中的实践应用,推动工艺手段技术创新,推动产业优化转型升级,培育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新引擎、新动能。
要坚持更高效能发展要求。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科学分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实际,将产业从劳动密集型、资源加工型为主转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通过新技术、新要素的优化组合,统筹提升环境质量和经济效益,形成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
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我国幅员辽阔,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首先要立足自身建设基础和优势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找准生产力发展方向,同时也要保持战略定力,不能照抄照搬。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路径,稳健发展,务实发展。
要兼顾传统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新模式、新动能是对传统产业的再发展、再提升。我们要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手段革新,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统筹发展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构建更具活力和韧性的现代产业体系。
科学构建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场景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以高水平自立自强为核心的创新驱动场景,不断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源源不断的驱动力。
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根本点。科技创新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要以有组织科研为手段,坚持战略导向、前沿导向和市场导向。坚持战略导向,发挥科研机构集群优势,在战略必争之地开展体系化基础研究,着眼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坚持前沿导向,科学布局前瞻性基础研究,加大对自由探索的长期稳定支持,不断深化现有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积极推进学科交叉开启新的研究领域,产出具有前瞻性、颠覆性的原始性创新成果,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坚持市场导向,准确把握产学研深度融合科学内涵,将产业需求放进高校科研任务清单,将实验室建在企业生产现场,将科研团队拉到产业发展一线,通过发现、解决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开辟科研策源新方向,拓展成果转化新路径。
要以推进“四链”深度融合为切入点。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全面融合、织链成网,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重点要结合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点产业布局,准确把握“四链”融合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积极调动产业资源投入,科学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布局过程中,要通过顶层设计、政策保障、资源配置等多种方式,引导做好创新、产业、资金、人才的有机联动,形成“基础前沿技术研发储备-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创新成果转移转化-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形成”的完整闭环,为区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澎湃动力。
要以平台建设和项目实施为发力点。有组织科研,其基础是科研平台,抓手是科技项目,要通过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和高质量科研项目实施,来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快速提升和有效释放。要加快国家级科研平台建设,用科技创新打 造“国之重器”,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要支持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同时在基础理论研究、根技术创新等方面,集中力量实施一批目标导向的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围绕任务需求,集中优势资源开展协同攻关,取得重点突破。围绕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在传统产业升级、前沿新兴产业发展和未来产业布局中,聚焦关键核心 技术组建校、企、地攻关联合体,加快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
全面激发高校等创新主体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策源作用
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必须发挥科技创新生力军作用,聚焦国家战略需要,瞄准关键核心技术,深入推进科研组织模式改革,不断释放创新动能,充分发挥新质生产力策源地作用。
要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还是人的问题。作为高素质人才集中地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要把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作为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的核心。要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打造一流水平的科技创新团队,培育具有较强发展潜力的创新后备力量。要不断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和高素质现代产业工人。要深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科教资源协同发展,释放高水平科技创新动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从火车头模式向动车组模式演进。
要立足优势特色和区域实际。高校及科研院所推动科研创新一定要立足自身建设基础和优势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聚集优势资源,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学科、凝练特色方向,争取做某些领域或方向的“单项冠军”,以点带面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形成集群优势和比较优势。同时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一定要立足区域实际,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引领带动自身高质量发展。高校科技创新的核心关键是构建开放的科技创新体系,破除体制机制壁垒,加强学校与区域、行业企业的知识交流和创新联结。
要不断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深化科技评价改革,正确发挥评价引导作用,对完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具有关键作用。必须构建结果导向,鼓励协同的评价激励机制,营造评价、激励、保障协同的科技创新生态,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要破立并举,在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不良倾向的同时,建立以创新质量、贡献、绩效为标准的新评价体系。要一视同仁,改变一些高校重视科研纵向项目、轻视校企合作横向项目的局面,突出成效、强调贡献,不以级别、金额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要分类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活动、科技成果和创新主体特点,科学确定不同的评价内容和标准,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和指标,避免简单化、“一刀切”。
【作者宋少俊系河北大学发展规划处副处长、教师;张锋系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县处级干部理论研修班学员,河北大学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