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学员论坛>>


桑亚新:以新质生产力为河北乡村振兴全面赋能

2024-03-20 10:10:42   作者:桑亚新 来源:河北党校报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同时将“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列为2024年政府工作任务之一。乡村振兴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领域因素的国家战略,离不开人财物的优化组合,更离不开新质生产力的积极参与。结合全国两会中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内容,以及我省农业高等教育的实际,我从三个方面谈谈对推进河北乡村全面振兴的思考。

以新质生产力中“技术革命性突破”,大力发展乡村产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工作任务的第一条就是“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新的发展阶段,我们需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通过发展乡村产业,推动农业强省建设。

乡村产业是指在农村地区形成的,以农业为基础,涵盖林业、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物流、乡村旅游、服务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产业体系。发展乡村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根基。在乡村产业发展中,要强化农业机械性关键技术和生物性关键技术的示范引领,并注重培育农业“火花技术”。各级政府应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引导和支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技术优化升级,推动乡村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等产业,鼓励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乡村经济新动能,形成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完整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竞争力,丰富并完善农村产业“自我造血功能”,真正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实现“双碳”目标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发展农业绿色低碳循环科技,必须坚持“大农业观”“大食物观”与“大生态观”,农林牧副渔、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化布局,重点部署耕地保护、地力提升、盐碱地利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低碳循环农业、有机农业、气候智慧型农业、农业生物安全等科技领域,加快提升我省农业绿色发展科技水平,大力发展绿色生产力。

以新质生产力中“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大力培养和引进人才

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才,人才是创新的源泉,是推动乡村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据调查,农业强国的农业科学家的比例是0.738‰,我们国家仅为0.049‰。不改变当前我国高等农林教育人才复合应用型少、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等问题,不通过新质生产力引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将越来越大。

通过引进和培养具备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才,可以引领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和优化。同时,高层次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还能带动乡村二、三产业的协同发展,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乡村人才流失问题同样是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严峻问题。为了留住乡村人才,各级政府需要出台强有力的人才引进相关政策,加大“入学有编、毕业有岗”政策扶持力度,吸引更多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才回乡创业、就业。

通过新质生产力的“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有效整合政、校、企资源

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我省乡村的全面振兴。当前,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尚未有效解决。一方面要应用新技术、新产品、新标准,加速推进粮棉油肉蛋奶等农牧业传统优势产业高科技、高质量、高效能、绿色化的迭代升级;另一方面要设立专项布局,加速培育壮大生物种业、智能农机、农业数据产业、生物饲料、生物肥药、农业疫苗、新型食品等农业新兴产业集群,逐步构建形成“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产业+特色优质产业”层次分明、相互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我省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

政府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引导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同时,政府还可以引导资金流向乡村,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乡村发展环境,为乡村产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高校是培养乡村振兴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通过加强乡村教育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可以培养出更多具备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人才。此外,高校与企业、地区合作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企业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参与乡村产业开发,企业可以为乡村提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还可利用自身的市场资源和销售渠道,帮助乡村产品拓展市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目前,河北农业大学正在承担“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重点专项,重点研究燕山、太行山、吕梁山区特色干果产业发展核心共性关键技术,形成集“良种种植-技术研发-梯次加工-平台流通-科技示范”于一体的特色干果全产业链加工关键技术集成,构建可复制的特色干果乡村振兴产业模式,为我国乡村振兴产业模式提供新思路、新视角,为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省委党校市厅级干部进修班学员,河北农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