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直通厅局>>


​薛永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 高标准做好新时代全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

2023-12-20 08:52:06   作者:​薛永纯 来源:河北党校报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河北考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时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感人肺腑、汇聚力量,为我们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指明了前进方向。面对新征程新使命,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十届五次全会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措施,加强组织推动,强化末端落实,确保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践行应急管理职责使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管理部门组建以来,坚守红线意识、底线思维,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价值遵循,同步推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应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救援专业力量不足、科技信息化水平总体较低、基层群众临灾避险能力不高等短板也较为突出。特别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趋强趋重趋频,发生洪涝、干旱、低温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概率增大,全省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严峻复杂,对应急体制机制建设、应急队伍能力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全省应急管理系统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一体把握,融会贯通、全面落实,以实际行动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全面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应急管理重点任务,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逐条逐项细化目标任务、时间节点和保障措施,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加强督导检查、协调落实,确保“规划图”变成“实景图”。要围绕全灾种、大应急职能定位,认真履行减灾委等多个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职责,着力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应急救援能力、科技和法治保障能力、重点工程支撑能力,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体系。要充分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的综合优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切实担负起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职责和神圣使命。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防灾减灾救灾防线,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护航

一是强化灾害预防。探索建立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环节事前预防清单制度,做好事前预防、事前处置,筑起前置防线,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重点发挥议事协调机构办公室牵头抓总作用,加强战略谋划、前瞻布局、科技引领,推动建设省级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构建全域覆盖的灾害风险监测预警网络,解决好预警“最后一公里”问题,形成监测预警“一张图”、指挥协同“一体化”、应急联动“一键通”;会同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补齐韧性城市、和美乡村建设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短板,有效解决“城市高风险、农村不设防”问题;会同水利等部门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特别是加快推进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坚决守牢防洪安全底线;会同地震局等部门继续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加固工程,协助省自然资源部门做好全省地质灾害隐患核查排查工作,动态掌握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会同省气象局等部门完善极端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及时采取停工、停产、停运、停课或实施特别管控等措施,降低灾害风险;抓好重要区域、重要工程和重要基础设施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严防“小隐患”形成“大灾难”;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运用,科学划定灾害设防标准,探索建立自然灾害红线约束机制,制定重点灾区灾害隐患系统性应对预案。今年四季度,中央财政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我们要围绕预警指挥、救援能力、巨灾防范、基层防灾等方面建设内容,谋划编制申报项目并抓好组织实施,不断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二是强化应急准备。全力做好大灾大险防范准备,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做好预案准备,指导各级对灾害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门预案、部门预案进行评估修订,解决好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发生之时、发生之后,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用什么资源做等问题。做好力量准备,建强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以专业救援队伍为协同、以军队和武警部队为突击、以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与大型企业合作,发挥工程抢险专业优势;加快华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省消防救援机动支队建设,指导乡村组建应急救援力量,加强实操实训,提升技战术水平;引导社会广泛参与,研究制定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的政策法规和行为准则,开展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重特大灾害救援行动现场协调机制培训演练。做好物资装备准备,指导各地按照满足启动Ⅱ级应急响应保障需求,增加储备品种和规模,补齐大型设备、卫星通信、无人智能等装备短板;建立多部门协同和社会力量参与的物资装备快速供应机制,提高调运效率,为抢险救援提供保障。强化应急场所准备,编制全省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加快省市县三级示范性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优先支持20个重灾县应急避难场所建设。三是强化应急处突。会同水利、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安全提示,提前采取防范措施。自然灾害发生后,严格按照“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以人为本、快速响应、科学救援”原则,督促指导各级各有关部门做好先期处置、信息接报、启动响应、组织指挥、信息管理和调查评估。特别是做好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工作,结合实际出台《河北省防汛避险人员转移条例》,明确“转移谁、何时转、谁组织、往哪转、怎么管”,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应转快转、适当扩面,坚决避免群死群伤事件发生。同时做好受灾群众安置救助工作,做到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安全住所、有干净水喝、有医疗服务。四是强化灾后提升。加强对典型灾害事件复盘,从横向的同类风险、纵向的历史欠账,以及防范机制、责任体系等进行全流程、多维度反思总结,找出问题短板,抓紧查漏补缺、改进加强,做到“打一仗、进一步”。

推进共建共治共享,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不断凝聚防灾减灾救灾强大合力

一是立足省情,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把握和顺应防灾减灾救灾细分领域“统”与“分”、“防”与“救”科学规律,厘清职责边界、建立制度规范,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立起风险联合会商研判、防范救援救灾一体化、扁平化应急指挥等多举措的工作机制,构建起涵盖预防、监管、应对、保障和恢复等在内的全领域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不断筑牢防灾减灾救灾制度保障基础,努力把制度优势不断转化为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的治理效能。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健全组织管理机制,主动对接组织、编办等部门,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支持,采取统筹使用编制资源、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县(市、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工作力量,配齐配强专业技术人员,从村“两委”中择优配备应急管理员;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负总责的应急指挥机制,统一指挥调配救援队伍和装备物资,做好灾害初期处置,组织群众转移避险;健全应急联动机制,加强部门、行业信息共享和联合会商,推动预警信息直达基层一线,科学高效抢险救援。指导县乡两级健全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和临灾预警“叫应—回应”机制,严格落实“第一响应人”制度;加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提升灾害信息员查灾核灾报灾和隐患信息报送能力;加强应急文化建设,推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五进”,提升公众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三是强化系统思维,完善协同工作机制。针对防灾减灾救灾急难险重和点多线长面广实际,强化部门协同,发挥议事协调机构职能作用,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灾害防治、救援救助、物资保障等方面职责;强化区域协同,加强省际边界区域、省内毗邻区域灾害风险联防联控,在工作互联、预案互补、信息互通、救援互动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强化军地协同,常态化开展军地防灾减灾现场勘察和联演联训;强化京津冀协同,认真落实三地应急管理系列框架协议,加强灾害信息共享、应急物资共用、应急救援力量增援调度等协同联动,助力京津冀安全发展。四是着眼风险分担,完善社会服务机制。健全财政补贴、自愿参加、保费分担的灾害保险制度,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农房保险覆盖面,推动有乡村人口的县区全覆盖;加快编制综合巨灾保险方案,探索构建覆盖全灾种的省级巨灾保险制度,有效发挥灾害保险“减震器”作用。

新时代新征程上,全省应急管理系统将更加坚定自觉地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更加坚定自觉地抓好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更加坚定自觉地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为奋力夺取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作者系省应急管理厅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