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校声音>>


周仲宣:从传统炉坊到民族机器业转型的先驱

2022-11-04 11:34:20   作者:吴耀明 来源:学习时报

周仲宣(1881—1967年),名咸熙,字仲宣,湖北武昌人。清初以来,周氏先祖世代经营周天顺炉坊,生产香炉、汤罐、铁锅、农具等日用铁器,在武汉三镇颇为有名。周仲宣的父亲周庆春认为“天顺不如人顺,人顺需持之以恒,有恒则顺”,于是把字号改为“周恒顺”。周仲宣继承家业后,把“周恒顺炉坊”改为“周恒顺机器厂”,开启了湖北近代机器制造业之先河。在周仲宣主持下,周恒顺机器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我国民族机器业的优秀代表。

致力于民族机器业发展

周仲宣只念过几年私塾,但勤于钻研,善于观察和思考。在家传祖业熏陶下,他对车间技艺感兴趣,少时即到炉坊学习铸造翻砂,走上了发展民族机器业的道路。他先到上海江南制造局打样房(设计室)学艺,自修了物理、化学等科学知识,又去日本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1898年,年仅17岁的周仲宣继承了家业,采用现代翻砂技术与先进设备生产,自制了两部钻床、一部刨床。1905年,周仲宣把“周恒顺炉坊”更名为“周恒顺机器厂”,逐渐发展成能生产茶砖机、榨油机、抽水机、蒸汽机、起重机等产品的近代机器厂。

在周仲宣不断努力下,周恒顺机器厂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数个记录:1905年,生产出中国第一条轧油联合设备;1907年,生产出中国第一台抽水机和第一台卷扬机。其生产的抽水机、轧花机分别在1909年、1910年荣获武汉劝业奖进会三等奖和南洋劝业会二等奖。在工厂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周仲宣还进军造船业,1909年制造了采用自产蒸汽机的轮船,1920年在汉阳长江边设造船厂,造船20余艘。1936年,全厂有机床60多台,职工200多人,厂房3000平方米;1937年年产值100多万元,成为湖北最大的民营机器厂。

1937年8月,日军轰炸武汉后,周仲宣就着手将工厂西迁,1938年开始搬迁后,运输船竟遭国民党强行征用,机器物资被抛在岸边,屡遭日机轰炸,一位看护工人被炸身亡。周仲宣与次子周茂柏多方奔走,最终与卢作孚合作,由民生公司帮助解决运输。双方商定,将周恒顺机器厂合资为“恒顺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股金50万,两家各负一半,公司负责人由卢作孚、周仲宣轮流担任,周茂柏任恒顺公司经理。1939年4月,恒顺公司组建,6月正式开工。在内迁7年里,恒顺公司共修理了民生、民政等10多艘轮船,制造了船用、陆用蒸汽机24台,陆续装备了新船14艘,并制造出蒸汽抽水机、离心抽水机、叶氏鼓风机、蒸汽压缩机等30余部、机床50余台,成为具备设计制造大型机械能力的企业。1941年,恒顺公司总资本由50万元增至250万元,1943年又增至500万元,在后方工业企业中出类拔萃,被授予“模范工厂”称号。

长盛不衰的经营之道

周家世代经营的冶铁作坊正是在周仲宣这一代完成向近代机器工厂转型的,其间经历各种磨难挫折,虽然有过停业歇业但始终未曾倒闭,在克服危机后又有新的发展,这和其特有的经营之道密不可分。

首先,传承家族“持之以恒”的理念。周仲宣一生经历了三次较大的危机,分别是:1909年,自制轮船“顺风号”被兵船撞沉、索赔无门;1925年,自贡分厂账房卷款潜逃,债主索债;1938年,工厂西迁过程中运输船被征用,机器物资被抛在岸边无法运输。在一次次危机面前,周仲宣没有退缩逃避,而是千方百计想法化解。他善谋远虑、颇有耐力、不知疲倦,一工作就是十四五个小时,用“蚂蚁啃骨头”的办法克服技术和经营遇到的难题。正是坚持“持之以恒”的理念,周仲宣才带领全厂克服种种困难、走出重重危机。

其次,树立“外圆内方”的办厂方针。1918年,周仲宣申请了“规矩成方圆”的注册商标,商标图案正中是一个圆规和一个直角尺,置于方框之中,方框外又接一圆圈。商标意取“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的古训。“外圆内方”集中概括了他的办厂方针:“外圆”就是对外要灵活,圆通应变;“内方”就是对内要严格,治厂依方从严。一方面,坚持“外圆”营销之道,对用户关心,实行包用、包修、包换、包运送、包安装、包培训操作人员等完整服务,提供了从生产到销售、从维修到技术服务的全流程配套体系;另一方面,贯彻“内方”方针,严格治厂,倡导“精工明料”,讲究工艺精确和材料良好,反对偷工减料、宽工费料,技术上按质量标准严格把关。

再次,重视人才培养和使用。周仲宣深知学习先进技术与管理的重要性,始终把人才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他建立了一套包括用工、奖励、培训制度在内的人才培养使用体系。1921年起,在汉阳厂内开办艺徒训练班,除教授语文、数学等基础文化课外,还讲授机械原理和制图知识。工厂西迁后,在重庆开办技工训练班,设有专门教室、宿舍,设专人授课和管理生活。周仲宣注重企业管理,并制定严格规章制度,实行多劳多得、包产到人、局部计件的工资制度,激发了工人积极性。正因为培养使用人才得当,周恒顺机器厂汇聚了一批高、中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很多都成为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的技术骨干。

拳拳爱国心实业报国志

1910年,周仲宣在从英商手里争取到一笔业务时,让人在产品上刻了“同胞细听,权利须争,我邦能造,不购外人”等字样,这是他力争民族利权的主张。1945年,周仲宣在接受《新世界》杂志专访时认为“中国社会已经到了灭亡存强的十字街头”,他想制作一个灭亡存强的标准对照表,以促使国人猛醒。这都表达了他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

新中国成立前夕,周仲宣面临着是离开还是留在大陆的两种选择。在了解党对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后,他毅然响应党的号召,先从重庆飞往香港,又从香港回到武汉,受到了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李先念的亲切接见。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他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委员、省财经委员会委员,并被推为湖北省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驻会委员,担任湖北省工商联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积极扶持周恒顺机器厂,向该厂订购煤气发电机组10台,并协助厂方召回工人,使工厂迅速复工。1951年,周仲宣申请公私合营,新厂定名为中南工业部公私合营中南恒顺机器厂,后更名为国营中南动力机器厂,1958年组建为武汉汽轮机厂,1988年发展为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1967年1月,周仲宣在武汉逝世,享年86岁,他的一生为民族机器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爱国报国实业家。

【作者吴耀明,系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所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