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党校声音>>


张金涛:习近平正定足迹为年轻干部成长树立光辉典范

2022-07-05 09:21:31   作者:张金涛 来源:河北党校报

年轻干部的成长成才,关乎我们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关乎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实现。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期间的思考实践、从政风范与人格魅力,为新时代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树立了学习的楷模、光辉的典范。

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光辉典范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质。习近平在正定的奋斗足迹,充分诠释了他立志为基层老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用实干的青春彰显以身许党、以身报国的赤子忠心。对于自愿放弃舒适生活到正定工作,习近平曾经这样吐露心声,“只想着过舒适的生活,是平庸的追求。我是准备入‘苦海’的”,“渴望尽自己的微薄力量,亲手为他们做一点实在事情”。他高度重视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要求切实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解决好政治路线、政治立场问题;二是解决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问题;三是解决好党的组织生活不健全、不正常问题,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四是解决好班子涣散、软弱问题,要敢于坚持原则,敢于抵制、纠正不良倾向和歪风邪气。1983年12月,习近平提议出台了《中共正定县委关于改进领导作风的几项规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总揽全局,抓大事,谋大势;反对官僚作风,注重工作实效;搞好班子团结,维护班子统一;坚持以身作则,不搞不正之风;努力加强学习,不断提高领导水平;树立雄心壮志,为“四化”创优争先。“六项规定”明确提出,“要在调查研究上狠下功夫”。为推动制度落实和切实转变作风,习近平同志还专门给正定四大班子领导写信,要求他们脱身冗务,着眼基层,着力实际,凡事务求贯彻,到基层调查,要一下到底,亲自摸情况,直接听反映,寻求“源头活水”。面向全县党员开展了“三个教育”:一是新时期建党纲领的教育;二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三是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教育。通过“三个教育”,增强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为党和人民事业努力奋斗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心系民生、改革创新的光辉典范

在习近平心里,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分时间、不论大小。在正定工作期间,他情系百姓冷暖,坚持民之所盼即政之所向,立志改善人民生活,时刻把百姓的事放在心里,帮助群众解决了一桩桩、一件件实事、难事、烦心事,如整修危房校舍,改造农村连茅圈,解决群众卖奶难、卖菜难等。当得知南方地区推广“大包干”极大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他马上提议:“河北省还没有启动,咱们县能不能先行一步,选个经济落后的公社,先搞个试点,然后在全县推广。”在他的推动下,正定县委和县政府经过认真讨论、反复研究,确立了“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选择在经济落后、生产条件差、农民生活水平低、离县城较远的里双店公社搞“大包干”试点。面对条条框框束缚和干部群众疑虑,习近平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行“大包干”的里双店公社当年农业产值就翻了一番,人均收入增加到400多元,全县上下引发震动,还引来了络绎不绝的省内外参观者。活生生的事实,让群众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他招贤纳士为企业松绑放权,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新路,挖掘历史文化,吹响了正定改革创新的号角。

实事求是、担当作为的光辉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年轻干部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调查研究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在正定工作期间,他通过深入调研发现,由于长期的思想和体制束缚,作为当时全国闻名的高产县正定片面追求粮食高产,踩棉花、挤油料、压瓜果、砍副业,竟有不少农民连温饱都不能保证,当时全国闻名的“农业学大寨”典型的三角村怕给“高产县”丢面子,还到外县买薯干来维持生活。习近平强调,“吃饭问题是解决正定问题的当务之急”,他请求上级把粮食征购基数降下来,并主动请缨来处理此事。时任正定县委书记考虑到习近平刚到正定工作,不愿意让他出面,怕对他造成不好影响。他却说:“实事求是向上级反映问题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你们不用担心。”习近平开始跑省进京向上级部门如实反映正定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存在的困难。1982年初夏,国务院派出调查组和省委、地委一起对正定的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后认为,正定反映的问题是真实的,要求是合理的。最终上级决定把正定粮食征购任务减少2800万斤,从此正定农民的饭桌上少了红薯干儿,多了白面馒头。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实事求是、担当作为,“为正定人民立了一大功”。

严于律己、尊老敬贤的光辉典范

作为年轻领导干部的习近平到正定以后,没有选择坐在办公室,而是坚持调查研究,和群众交谈、以人民为师,向实践学习。他在正定大街上摆桌子与上访群众促膝交谈,诚恳地说:“我是来学习的,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和指教。”很快,他靠过人的胆识、务实的作风和忘我的工作打动了周围干部群众,他坦诚朴实、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亲切和蔼的为人,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正定工作的三年多时间里坚持住在办公室,而床铺则是两条长凳支起一块木板,铺上一条打满补丁的旧褥子。吃饭总是在机关食堂与大家一起“吃大锅饭”。他说,“吃大锅饭好”。一是可以边吃边聊,相互交流;二是可以互相监督,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三是可以边吃边谈工作。可谓一举三得。他在吃上十分简朴,在行上也总是轻车简从。只要不出城关,他就骑自行车。他对身边的同志说了骑车的三个好处:一是锻炼身体,二是接近群众,三是节约汽油。习近平在严于律己的同时坚持尊老敬贤。1984年12月7日,习近平在《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中青年干部要“尊老”》的署名文章,文中引用郑板桥的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来称赞老干部的价值。为照顾好老干部的身体,正定采取了老干部看病优先就诊、医院开设老干部病房、老干部医药费及时报销等一系列措施。栽上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习近平在正定大念“人才经”,亲自撰写面向全国的“招贤榜”,颁布招贤纳士的“九条规定”,向全国有关专家、学者发出100多封邀请信,组建了经济顾问团,广招贤才、博揽英才、启用良才、引进外才,充分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河北乃至全国引起热烈反响。

在正定工作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习近平奔波在正定县的乡间田野,穿梭于滹沱河的南北两岸,足迹遍及全县25个公社、221个大队。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心系民生、改革创新,实事求是、担当作为,严于律己、尊老敬贤,带领全县人民“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习近平在正定的光辉奋斗足迹是新时代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学习典范,是激励广大年轻干部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的鲜活教材。

(作者系省委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