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理论探索>>


李建良: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2021-06-05 14:59:30   作者:李建良 来源:河北党校报

中国将力争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就新形势下加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来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充分认识其重要意义,以及给河北省带来的深远影响。

一、正确认识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意义

“2030 年前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战略定力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将在经济、能源和环境等方面,给中国乃至全球带来深刻影响。

从国内看,这一庄严承诺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建立以绿色发展为价值引领和增长动力的现代经济体系,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能源结构将迎来大调整,非化石能源占比会加速提升,大数据、工业互联网、5G等技术会加速与传统制造业融合,激发工业领域低碳转型潜能,交通、电网、通讯、城镇化建设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将加速低碳转型,中国整个社会将发生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低碳化变革。从国际看,这一庄严承诺充分展现了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担当,增强了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主动权和影响力,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标杆和典范。在我国宣布碳中和目标后,日 本、韩国等国家相继作出碳中和承诺,美国宣布重回《巴黎协定》,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全面加速。

我省偏高的能源消费量、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清洁能源偏低的现状,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大。

2020年我省能源消费总量约3.28亿吨标煤,其中煤炭占比73%左右,全省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8亿吨,且排放主要集中在唐山、邯郸、石家庄,约占全省排放量的65%。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动能将发生巨大变化,对我省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提升有重要意义。

二、碳达峰碳中和存在的工作难点

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从时间上看,我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时间。从任务上看,涉及领域广、影响面深。与西方发达经济体相比,我们需要做出的变革更为剧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临一系列困难与挑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一是提高认识难。目前许多领导干部普遍缺乏对碳排放有关知识的了解掌握,尚不能充分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在碳达峰的认识上存在误区,简单认为碳达峰影响经济发展,未能就压煤、降耗、优化产业的现行政策进行深入研究、测 算,无法科学分析碳达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辩证关系。公众、企业也普遍缺乏碳排放、碳管理相关知识,社会各界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认识亟须提高。

二是实现重点难。碳排放问题的根源是化石能源大量开发和使用,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在于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我省能源消费总量约占全国消费量的 6.7%,且以煤为主,如何实现能源结构优化是制约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因素。

三是合力推进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极具挑战的系统工程,涵盖能源、经济、社会、气候、环境等众多领域,涉及政府、企业、公众等多个层面,在政府部门层面还存在推诿扯皮现象,全社会合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难度大。

四是短期见效难。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既有短期目标,又有长期任务;既要立足当前做好“十四五”时期碳排放管理工作,又要着眼于未来做好“十五五”甚至更长时期碳排放管理工作,时间跨度长,短期内难见到碳排放管理明显成效。 

五是全面覆盖难。碳排放受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使用、技术水平等诸多因素影响,涉及全社会方方面面,在工业领域、能源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建筑领域、农业领域、林业领域、大数据领域等全面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具有较大难度。

三、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对策

国家在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框架下,将出台煤炭、电力、钢铁、石 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建筑、交通、民工、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等一系列实施方案,相关管理部门宜提早研究、谋划,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对策。

一是提高认识增动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向国际社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必须站在“两个大局”的高度深刻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和重大政治任务,坚决扛起碳达峰、碳中和的政治责任。

二是把握重点正方向。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是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必须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需要紧紧抓住能源消费这个“牛鼻子”,一手抓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总量控制和能效提高,一手抓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替代,只有实现了新增能源消费全部由非化石能源提供,才能按期实现碳达峰目标。只有在碳达峰基础上加快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消费存量的全面替代,提高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才能持续推进碳中和工作开展。

三是因地制宜讲方法。做好我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必须立足我省实际,以能源、工业、农业、建筑、交通、生活消费为重点领域,以钢铁、电力、建材为重点行业,科学制定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重点领域目标,细化全面推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交通运输低碳转型、促进城乡建设低碳发展、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等重点任务与措施,对区域、行业、试点示范、重点工程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步骤和阶段进行合理设置。

四是严格责任求实效。要加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省市县三级碳达峰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形成强有力工作推进机制。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按照省统一部署要求,研究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具体行动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建立考核奖惩机制,考核结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考核内容,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参考。要将碳达峰行动各项工作任务纳入全省大督查工作体系,将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碳排放达峰行动落实情况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重要内容,强化督办督查。

五是建立机制保经常。要落实金融支持政策,加大碳达峰、碳中和资金投入,大力推动投融资发展,加大节能减碳财税支持力度,完善能源价格机制,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要健全法规标准统计体系,强化低碳领域法治建设,加强碳排放相关标准研制,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开展重大项目二氧化碳排放评价。要加快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搭建减碳技术服务对接平台,强化低碳零碳负碳科技攻关,做好气候变化监测评估服务,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大力推动低碳产业发展。要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低碳教育行动,加快碳排放服务业发展,提高全民低碳意识,培育绿色生活方式。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一场大考。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为推动气候环境治理和可持续发展擘画宏伟蓝图、指明道路方向。我省需要主动作为、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把握好弯道超车的机会,要化挑战为机遇,发挥我省光伏、风力发电优势,借助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培育经济新增长点,在重新洗牌过程中发挥自己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特色优势,抢占低碳发展先机,提升自身竞争力,推动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再上新台阶。(李建良,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成员、副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