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恩格斯领导成立的第二国际明确将1890年5月1日定为第一个国际劳动节起,历史车轮已走过131年。在中国,5月1日成为劳动者的节日,与工人运动史上的一些先驱人物密不可分。今天,我们一起回顾中国历史上的“五一”,谨以此向广大劳动群众致以节日的问候!
李大钊把“五一”看成觉醒的日子
1920年5月1日,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五一”MayDay运动史》,介绍“五一”的来历及欧美工人为实现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史,并希望中国工人也把“五一”看成是一个觉醒的日子。
图为《新青年》出版的《劳动节纪念号》(7卷6号)和李大钊发表的《“五一”MayDay运动史》书影
李大钊还亲自领导了1920年北京“五一”纪念活动。5月1日上午,以北京大学为中心举行了“五一”节纪念大会。这一天,北京大学停课一天。上午8时,校工和学生等500多人在二院礼堂召开纪念大会。李大钊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散发了传单,号召人们把“全世界人人纪念五一节,当做我们一盏引路的明灯”,“本着劳工神圣的信条,跟着这个明灯走向光明的地方去”。
9时,由进步学生组织的工读互助团雇了两辆汽车,分头去东西城游行。车前飘扬的横幅上,写着“劳工神圣”“五月一日万岁”等红字,格外引人注目。他们沿途一边高呼“劳工万岁”的口号,一边向车下散发印着《五月一日北京劳工宣言》的传单。10时,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分成5组,赴各地沿途进行讲演,吸引了许多听众。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
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召开
1922年5月1日,代表着全国110多个工会和20余万有组织的工人和173位代表,参加了在广州举行的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在这些代表中有共产党员、国民党员和无政府主义者等。大会由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主任张国焘主持。
大会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的政治口号,通过《八小时工作》《罢工援助》《全国总工会组织原则》等决议案。大会决定,在全国总工会成立以前,中国劳动组织和书记部为全国工人组织的总通讯机关。这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走向团结统一的道路,为中国工运和工会组织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推动了第一次全国工运高潮的深入发展。
孙中山号召组织一个工人的大团体
1924年5月1日,广东各界集会游行,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孙中山到会讲话。
孙中山说:“中国现在是世界中最贫最弱的国家,受各国的种种压迫,所处的地位,是奴隶的地位。中国现在所处的这种奴隶地位,比较各国殖民地的地位,还要低得多。”“国家的地位既然是很低,我们人们的地位自然也是很低,做工人的地位,当然是更低。”
他号召中国工人“要从今日起立一个志愿,组织一个工人的大团体”“要担负抬高国家地位的责任”“把中国变成世界上头一等的强国”。
参加大会的有粤汉铁路工会、海员工会、机器工会、工团总会等14个工会团体和其他交通工人、各学校学生、中国国民党各区分部代表,共一万余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劳工部部长廖仲恺为大会主席。
毛泽东亲自修改“五一口号”
1948年“五一”节前夕,中共中央组织起草文件,拟通过新华社发布政治主张。这个文件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发布一九四八年‘五一’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口号”)。
图为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
“五一口号”初稿共25条。据统计,毛泽东共作了27处修改。一字一句,皆有深意。从毛泽东字斟句酌的修改,可以看出他对“五一口号”的重视程度。含义最为突出的有4处。
修改电头“总社”为“陕北”,以保守中共中央、毛泽东已到达西柏坡的秘密。
修改第四条,进一步重申了“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在统一战线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发出了为“打倒蒋介石,建立新中国”“共同奋斗”的号召。
修改第五条,正式发出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协商建国的精彩华章。
修改最后三条,删除了初稿第二十三条“中国人民的领袖毛泽东万岁”和第二十四条“中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的缔造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万岁”,改第二十五条“中华民族解放万岁”为第二十三条。这充分反映了中共中央、毛泽东天下为公、虚怀若谷的精神境界和家国情怀。
4月30日深夜,主席亲自审改后,于5月1日在《晋察冀日报》第一版头条位置发表。“五一口号”迅速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普遍而热烈的响应。
新中国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1950年5月1日,北京春雨绵绵,中国人民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人们高举红旗、敲锣打鼓、扭着秧歌,隆重热烈地庆祝新中国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1950年4月26日,中共中央发布《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口号的初稿是由胡乔木起草的,先送刘少奇审阅。刘少奇对口号作了多处具体修改,如将原稿的“毛主席万岁!”改为“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刘少奇将修改稿报送毛泽东审阅。毛泽东对其中的三条作了修改。一是将“坚决贯彻劳资两利、公私兼顾的经济政策”,改为“坚决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二是将“不动富农财产”改为“不动富农的土地财产”;三是将“台湾、西藏和其他待解放区的人民,努力协助全国解放事业的完成”,改为“台湾、西藏和其他待解放区的人民,准备一切可能条件,配合人民解放军的适时进军,解放自己,完成统一”。